
不知何解就是對題材、對主角很有興趣
終於等到Y從甘肅回來,等到他暫時放下手上的工作一起去看
我看戲前沒有先看預告的習慣
經過看完《禮儀師》和《讀愛》後
更覺得在完全不知情下看電影才是最大的樂趣
好看是預期之內
好看的地方是所有的選角好、戲情好、舖排好
就連大提琴的音樂也吸引了我
急不及待第二天便買下O.S.T
不過最好最好的
是讓人有很多反思的地方
記得很久以前看過網絡上一篇文章
簡單就是說我們在誕生的時候
我們哭想降臨而身邊的親人便歡笑地迎接
到我們離去的時候
身邊的親人就哭著地送走笑著離開的我們
在本木雅弘為父親納棺的時候
我很痛心
那一刻想到了兩件事
「人點可以快樂地離開?」
「我很想很努力地照顧身體日漸消瘦的父親」
再重要是
戲中道出死並不是完結
而是另一種生活的開始
這令我聯想到神對我們的承諾
我們的信仰並不是為了上天堂
而是希望和相信死後可以擁有另一種更無憂更喜樂的生活
沒有一套戲能比令人能反思的戲好看
14‧4‧2009
寫於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