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包含「2004」標籤的文章。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包含「2004」標籤的文章。顯示所有文章

2009年3月30日星期一

A to Z of K 2004年12月19日 16 57

看完雜誌後,令我想到原來可以有如此一個方法去表達自己,
讓你你我我可以更認識自己,
雖然算不上是什麼一回事,但總是一種樂趣吧!
I was inspired by a mag. that i used to see and so i have the following description of myself. It think it's really a funny thing to let other people or even yourself to know more about yourself by the following way...it's not a big deal at all...but is rather interesting.

p.s在巴士上,就是一個常常給我靈感的時候
All what i wrote were on the bus...where always inspires me to have different thinking and ideas...
A to Z of K

A lton Tower 英國其中一個theme park,一個好好玩,留了給我與好朋友們的美好回憶is one of the theme parks in UK, it’s really a fun place and leave me a lot of sweet memories with my dearest friends.
B lack 最愛最愛的顏色my favourite colour

C hristian Dior 自從歐遊後,買了兩件她的accessory,因此就愛上了!!另外,我是基督徒i love this brand since I brought 2 pieces of accessory during my Europe tour! And I am a Christian, too.

D rummer 係呀,我識打鼓呀,雖然唔係叻 yeah…I know playing drum even I am not good at.

E ditor 終有一天會做到! I will be!!!

F ashion 無左時裝,我會變得更平凡if no fashion, my life will be much more monotone.

G X32 我好喜歡的手機,已經在身I love my mobile ― GX 32

H onger Konger 我係香港人,記住係香港人!I am a Honger Konger, is a Honger Konger!

I nspiration 無論寫作,還是設計都好需要佢,我成日都想有呀!!No matter is writing or design, it’s really important, I want to be always inspired!!

J ournalist 由低做起……start from the ground……

K ennis 未係我囉~ it’s ME~

L ONDON 英國住的時候,靜得耐一定要去倫敦,一個令你愛上的地方when living in UK for long period of quite time, u must go to London , where a place addict u.

M agazine 瘋狂地買+儲,唔可以無crazy to buy, crazy to collect, impossible to give it up.

N
O

P ortsmouth 完成大學課程的地方,有很多好朋友在哪裡,很留戀where I complete my degree course and I’ve got a lot of good friends in there. I always miss there.

Q
R

S tella Tennant 我好鍾意左好多年的英國model,好型好靚呀!Is an UK model who I follow for years, she’s so smart and beautiful!

T artan 傳統紅色tartan最討好the most classic red tartan pattern is most attractive to me.

U NITED KINGDOM 無得走,無得漏,UK dream never fall!!

V iktor and Rolf 唔知點解,永遠覺得佢地twin哂0既樣好吸引又好鍾意I always think that their ‘twin’ image is very attractive and I love it so much!

Wyman 一個令我又愛又恨又羨慕的時裝界勁人is a great fashion guy who I love, I hate and I admire.

X
Y

Z ilver 銀器我成身都係啦,你唔知咩?哈哈…Don’t u know that silver accessories are always with me?

留空的是我想不到可以與我有密切關係而又可以形容到我的詞語,
你想到的話,不妨告訴我。
I can’t think about what other descriptions are most fit to me, so I left them blank.
If u have any ideas, thanks to telling me.

尋找 2004年12月16日 00 19

自從上星期F.A的第2次工作面試失敗後,心情真的跌到谷底了。
因為又知道自己可以回到英國的機會又少了,
失望得很,甚至有點絕望,
今早乘車時突然想起,很心酸、眼淚有湧出來的衝動。
簡單輕鬆的生活,何時可以再過呢?
明白自己年紀尚輕,其實是很應該捱下的,
但每天,每星期做的事都相同,
試問又怎可以平靜心裡懷念英國生活的思緒呢?

F.A從來不是我的dream job,更覺得只有那些很girlish的女孩才會去考,
但為了理想,我試,我會明白目的而試,
順利進了第2關,也即是最後一關,
對自己有很足夠的信心,
但得不到了,失望更大,
更認為是我近年來一個很大的disappointment,
很大很大。
沒有了這份工作,並不是工作那麼簡單,
而是就連引領我去我的理想地的一個機會也幻滅了......
大家又怎會明白呢?
為了回去,我會試一些我根本談不上有熱誠的工作,
可能就是這個原因,interviewer也看出了,
放棄了我。

究竟我可以點...?
對於現在的工作,絕對是為交差,
就算看到全版報紙也是出於自己手筆,也只是偶爾有滿足感。
很悶了...不是討厭,而是很難再有更深的投入。
就只怪自己對英國的夢、英國的生活的嚮往仍未醒。
很苦......

Charlotte,我也很希望有你的那一雙翅膀,
飛往自己想到的地方,過自己想過的生活,
真的很想。
當看著你做的話劇時,
我明白了,
明白了你多年來想要一雙翅膀的原因,
那一刻,我很想哭出來,
因為我知道原來我也正尋找著這一雙翅膀,
只可惜這一刻我仍未找到......

仍未找到。

霑叔 2004年12月5日 23 03

當看到黃霑先生的死訊,真的呆住了,因為我從來不清楚他的病況。
看著報紙,就突然覺得Anita和Lesile的死,
也算不上是什麼。
對他的死,至今仍覺得是一個很大很的可惜和無奈,
是社會上的一個損失。
今更看著電視直播的追悼會,就使我哭了出來。
聽著他過住的作品,真使我佩服他的才華,
再去細看他的人生簡介,更要讚賞他的頭腦。
雖然只是簡介,但也有很長的篇幅,
沖沖六十四年,已經十分精彩,
你和我將來的「人生簡介」,可能都可以很長很長,
但絕對沒有那麼精彩。

記得自己曾在這裡說過,身邊有多少疼愛自己朋友和親人,
在葬禮上你便會一目了然。
看著霑叔的追悼會,便令我更能體會。

喜歡他的「明星」、他的「忘記他」、他的「上海灘」、
他的「滄海一聲笑」、他的「獅子山下」,
還有...還有...

真的懷念您,霑叔。

夢寐以求的外星人生活 2004年11月2日 01 19

我自己也很不明白...究竟英國有什麼吸引...
就好像終日思潮起伏,想著的都是希望很快有一天,
可以再次回到英國生活,生活上一段時間。
但原來有這種想法,有這種期盼的,不止我一人。
可是,正正就是身邊這些人,令自己會想得更多,
令自己更不能把自己處於一個適合的位置...去生活。

到過英國生活的我們,有時候也答不出別人的問題,
答不出我們想回到英國生活的原因。
可能就是一種「情毒」吧...一份想留在英國的情,
不知不覺,原來已成為一種毒癮。

到過英國的人,就好似曾到過UFO與外星人接觸一樣,
去到時可能會感到很陌生,但又會好好奇,
回到地球後,外星人已經把你的記憶洗得一乾二淨,
只會偶爾想起以前的一些零碎片斷,
但自己總是想不出為什麼會對哪一個地方有一種盼望,
只知道自己很想可以再回去一次......

你和我和他和她......可能也有著同一種期盼,
大概只可以說我們都是外星人的朋友,
大家都想過著外星人的生活。

*更改題目名稱是因為原來連做夢也要回到英國......

當2400碰上2400 2004年10月26日 01 42

很久以前,已經很想換掉了手上的一部手機,終於有機會了!
用了一個最好的方法來換取了一部曾令不少人羨慕的手機。
因此,我碰上第一個2400。

早前因為一些不快,知道了一些殘忍的事實,
所以寫下了<被思念的人的幸福>,
同時又使我整個人進入了失落的時候,
失落了,便放縱自己,
我便碰上了第二個2400。

第一個2400是我預料之內的,只是遲早的問題。
可是第二個2400,完全在我控制範圍以外,
只好怪我正值低潮,那時又在一個騎虎難下的情況下,
我又豈有後退之路呢?
但想不到,聽到殘酷消息的那一天,竟然碰上了第二個2400的牌子,
就是包括了那位人兄的英文名字在內。
是天意嗎?是諷刺嗎?
愈要逃避,愈會遇見,要避也避不過的。
所以只有每天面對它、帶著它才行。

為了從架上接著飛下來的手錶,
原來我不自覺地,霹拍一聲,便賠上了我的手機。
噢...永久的印記。

26‧10‧2004
於香港家中

被思念的人的幸福 2004年9月28日 02 15

被思念的人,被掛念的人是幸福的,是幸運的,
因為,最少在某處、某地,有一個人正在想念你。

被想念的,總比想念人的他幸福。
當你正生活得愉快時、失落時、順景時、受委屈時、談戀愛時、還是期待戀愛時,
你可曾想過這一刻的你,原來在不在意時,在某個地方,某個人正在思念你。
可能你不曾發現,因為生活中,你已被其他事情矇閉了雙眼,甚至感覺;
又或者你會認為這是一種奢想,從未想過會發生在自己身上。

正在想念你的他,他那份心裡的感覺,你又怎會知道和理解呢?
所以,被思念的人是較幸福的。

但是,想念人的角色,總不會是一世的。
終有一天,你會成為被思念的一個。
只是......你可有一份敏感的心,知道身邊有一個這樣想念你的人。

能被自己喜歡的人想念是甜美的,但假如是自己不喜歡的,
恐怕只會多一分煩惱。
被思念的人假如喜歡思念人的你,那麼,
他應該對你說:「是你在想念我麼?」
相反,「幸福的人」永遠不作聲,永遠也不會感到自己是幸福。
而他的沉默,已是對你的最大回報,因為他讓你仍然存有希望。

他有她,她有他;
你仍可選擇做思念人的一個你,
但我會選擇放棄,因為他已不會屬於我。

書桌上的名信片本來就要寄出,
但現在還是貼在自己的書架上較為適合。

27‧9‧2004
於香港家中

上年今時今日 2004年09月23日 01 07

不是要做到自命可憐的慘樣子,只是我對一些日子特別敏感,
差不多時候,又會令我想起更多。
是自尋煩惱?是無病呻吟?還是多愁善感呀?
那麼,我可以說,
現在可能我仍然有「病」,正因為多愁善感,才可以把心情寫出來,
而也正因為有「病」,才有這些煩惱。

現在時2004年9月23日,接近零晨1時。
2003年同日同時,我在做什麼?
正是在執拾行李,等到下午時飛去英國。
到現在,我仍懷念英國,也想回去.....但今時已經與往日不同了。
新一批學生可能又到達了......今年是誰住在我以前的房間呢?
呀...突然好想寫一封信回到 Harry Law 512!!
新房主會有什麼反應呢?

23號所發生的,又豈止我的離去呢?
上年的23號早上,還有一頓早餐,實在太深刻了。
今天,不會有。
一年只見2-3次,到現在仍然沒變,最起碼到今天為止也未變。
03-04的9月,一年了,只有2次。

今晚過後,可能我在英國的日子的片斷會不斷再次浮現在腦海,
無論是生活的細節,還是與他曾經有過的長途電話對話,
令我有意無意之中再想起曾經有過的期望,
再想起一些曾認為似是而非的說話和承諾,
甚至一些令我無所適從的關係。

一年時間,看似很短,但又進一步了。
一年後,我會否仍然有這樣重的感覺,天知曉。
但我希望將會有更多突破,是真的希望。

第一百篇----小記者生涯的開始 2004年9月21日 00 40

開台至今,不知不覺,原來已寫到第一百篇了。
兩年多了,不多也不少,寫到第一百篇,
想不到竟寫到我人生中的另一新階段---我的小記者生涯。
這正是我希望的,雖然性質與我的理想還有一段距離,但總是一個好開始。

無聲無色地,我當了一所製作公司的小記者,
負責每星期採訪一些食肆、又或者店舖、又或者介紹一個地方,
總之所有有關香港的吃喝玩樂,新奇有趣的地方,我都可以報導。
對我來說,這絕對是一個新挑戰,因為一切都來得有點突然,
第一個採訪任務,是我仍在睡夢中時接過來的。

神真的待我不薄,深知我對當記者充滿熱誠和期望,
所以安排了身邊的好朋友,給我介紹進他的公司嘗試,
又幸運地讓我成功。
而且,我所負責的稿不算太多,又不算太少,
就是每星期交大約一全版報紙的份量,
對於完全初哥的我,的確是個很好的機會給我嘗試,
工作量其實已不算是很多,但偶然也會有點不習慣,
始終一切也來得有點急,
一時之間,要學習去適應這種比平日更加急促的工作和生活步伐,
實在有點壓力。
我的工作性質,公司會稱之為「part-time」,
但我卻會稱自己為「freelancer」,哈哈......
因為我對這個詞彙就是有一點情意結,
而且,從這星期的生活中,我暫時是享受freelancer的生活的,
我絕不介意成為長期freelancer,因為最重要是我可以享受這種生活,
一種自己覺得舒服的生活,繁忙中帶點輕鬆。

朋友和家人笑說:「你揸筆搵食呀?!?」
哈...我當然笑道:「梗係啦!一早講0家啦!」
難道你不知道嗎?

音樂伴隨‧上路 2004年9月12日 00 27

音樂伴隨‧上路

我愛音樂,喜愛各種音樂。

但現在才發現原來自己從未在此為「音樂」寫過什麼。
直到發現ICQ有亂碼,有時候看不到info時,便決定要再這裡寫一寫。

「音樂伴隨。上路」
音樂的確陪伴了我很大部分的時間。
「上路」,無論是每天的車程,生活上的娛樂,
甚至是自己長大的路上面,幸好都有音樂陪伴左右。
最重要最重要的是,當我在英國苦悶和低落時,
假如沒有音樂,可能我已經鬰鬰寡歡而死了。
所以急得要家人寄迷你Hi-Fi給我,又要英國朋友急急把CDs交給我。

假如我沒有音樂陪我乘車,我會很不習慣,也會有點不自在,
因為我討厭聽到無論是小朋友,還是師奶、男人的大聲對話,
我喜歡聽自己喜歡的音樂,而不是一些陌生人的對話。
更重要的,是發現在音樂聲中,我時常可以突然有一些新想法,新感覺。
不是音樂啟發我,而是在音樂中那一刻,是屬於自己的,
不受其他事物影響,因此我可以想到更多、更新,
甚至會想得更清楚。

我對音樂沒有深究,但會對它各方面總有點認識,
請朋友們不要考我。

數碼相片 vs 35mm菲林相片 2004年8月31日 02 32

一直也認為菲林相片的質素是比數碼相片為高的,
可能是我愚昧,又可能是我的傳統思想吧,
總認為菲林相片較為實在,真實感較重。
所以直至去年赴英之前,才決定買一台數碼相機,(但同時候也買了一部「傻瓜機」)
目的是要拍下在英國的生活短片,
所以「無限秒」攝錄功能這個優點對我較為吸引,
至於它是什麼牌子,真的不太在意。

雖然住上英國只是一段短時間,但原來所拍照片的數目實在多不勝數,
只怪自己閒時喜歡亂拍一番,娛人娛己。
很可惜,大部分相片也是數碼制的,旨因英國的相片沖印費實在太昂貴了。
結果......現在的後果便嚴重了!
英國生活照,加上畢業後的歐洲旅行照,所拍的已接近1500枚了!
還沒有計算菲林相片呢!

你曾否嘗試在云云的相片中,揀選一些認為「較美」的來沖印呢?
那一個過程現在對我而言,簡直是一個折磨!
每一張也拍得美,但「揀相」這個步驟已是例行公事,
就是要在中間選一些「較不美」的來作個放棄,否則,
就好像變得很笨,做回那些用菲林相機的日子。

可是,我每拍的一張相片,有時候可能看似無聊,
但它們都是我想拍的,都是為了作個紀念,紀念所有美麗的東西。
正是這個想法,又何必去千選萬選呢?
既然不用選擇,為何不用菲林相機呢?
數碼相片當然有它的好處,但對我來說,
35mm菲林相片都是方便些,不用煩惱!

心中的香港和英國 2004年8月26日 02 24

大埔 = Portsmouth
London = 銅鑼灣

心掛掛時,便會有這樣的感覺。

Portsmouth的環境當然比大埔美,但感覺就同樣是一個小鎮般,
不需要很繁榮,但你所需要的基本用品,一定不會缺少。
可惜潮流用品欠奉...可能Portsmouth會好一點的。

到過London的朋友都知道,她與香港的感覺很相似,
但當然倒不是像大埔、沙田吧!
假如是,我想我不會留戀哪地方。

London/銅鑼灣很繁榮,是充滿現代氣息的,是充滿時尚節拍的,
逗留在裡面,你會感到自己有一點虛榮感。
坦白說,每之出走到London/銅鑼灣,我定會悉心打扮一番。
相反,當我留在Portsmouth/大埔時,總會帶點隨便;
反正,懂得欣賞的人不多。

矛盾的情況就出現了...
當想找一個地方的人,是懂得去欣賞自己的喜好時,
原來自己又會討厭這個地方的人,討厭自己要隨著大勢而去。

一直很希望可以到London住上一段日子,但我想這並不是太多人可以做到。
到中環的舊房屋居住,也是我的期望。
但一日仍未能經濟獨立,我想這仍是一種期待。

無論去到哪個地方,我們總是有種種期望,
有時候,這些期望可能都很相似,
有時候,卻是南轅北轍。
我們一直也在追求,
但明白自己真正想追求的是什麼呢?可能要很長時間才讓自己知道。

「坐這山,望哪山,一事無成。」

自閉.續 2004年8月24日 01 38

原來在香港是很難自閉的。
準確些來說,是自己的家很難做到。

原本可以開著空調,開著音樂,困自己在房間的。
但回港過後,無數堆雜物阻塞了我細小的房間,
看到也感到十分煩厭,心情因此也壞了。
房間外面,又總是充斥著熱氣和討厭的車聲。

每一天也希望家人不要那麼快回家,只想可以獨處多一會兒。
無論在哪裡,我也會有這個想法,即使是與朋友一起居住。

希望可以盡快處理好房間,容讓自己有最後閉關的空間。

自閉 2004年8月16日 02 32

到過英國生活後,便發現自己是很可以自閉的。
有時還很享受自閉呢。

平日嘴舌多多、愛留意潮流的我,很難令人相信我有這個傾向,對嗎?

自閉的行為很視乎自己的心態。
自閉不代表不快樂,只是想退下來一下。
有時候真的感到「夠了」,一切也夠了,
再看到、再聽到、再去做,只會使自己覺得在強迫自己。

朋友們不用驚訝,這並不是病態,而是我生活的循環。

自閉--可以更新自己
可以享受自己所喜愛的
可以沉醉在自己的世界中
可以不去理會別人所說的、所做的。

曾面對過我「自閉期」的朋友們,特別是英國的朋友,
對你們做成任何的不便和煩惱,很對不起。
但這的確是我。

回港已有接近一星期,面對著香港人、香港社會上的各種趨勢,
突然感到很夠了......
我可以就此退下來嗎?
退到房間裡便行嗎?

需要自閉......

在英國的最後一天 2004年8月11日 14 08

終於到了這一天了。
在英就此過了三百多天了。

今天仍舊到 St Luke Church 崇拜,下午上主日學,就是盡量利用最後的一天,在Portsmouth作最後一次的崇拜,而且與弟兄姊妹再有相聚的時間。

在教會裡一直忍住淚水,就是不想哭出來。
與弟兄姊妹相擁,是難忘的。
有點趣的,就是英國朋友的擁抱是較緊,很親切,很滿足。

一直沒有特別去想太多,只因不希望加添了自己更多難捨難離的情緒。
英國朋友們問我有何感受時,只可以回答﹕「沒有…」。
並不是沒有,只是不想去想吧。
但內心是知道自己是傷心的。

本來就是已經離開,只是自己強求才可以多留一星期。
但在這兩星期,與弟兄姊妹相處多了,每一段時間都是很開心的。
強留也是值得的。

雖然清楚香港才是自己的家,但總是暫時不想回來。
但是為了自己的理想,便得要放棄現在,開始新一頁。
直到覺得理想不適合自己,自己原來不適合理想時,我想我會回到英國的。

臨離開前的一天,想不到竟然可以有機會「落場」,與弟兄們踢足球。
真的很有趣……
「Kennis…埋佢身!埋佢身!欄住佢!」,就是冒險去阻撓。
哈哈…當然是失敗吧,但總算可以擾攘一下對手的視線吧。
就此成了「人肉柱」…><

在機場一點也不順利,不開心的事情不值一提。
只是終於入到閘後也按不住哭了。
大哭起來。
還是要多謝Alex,真的幫了我很多,謝謝你。

PCCC的弟兄姊妹們,我會掛念你們的!

~完~

9.8.2004
在機上,前往曼谷中。

喜歡什麼 2004年8月5日 02 03

很久沒有更新文章了,很多事情其實已經完成了。

完成了,學業和旅行。
旅行過後,會從新考慮自己真正喜歡的旅行模式和方向。
旅行的地方,只是一個地方,簡單不過。
拍照應該是為一時之快,為的是自己的興趣,不是為拍而拍。
自己究竟喜歡什麼呀??
很以為自己喜歡,但可能你並不是真正喜歡的。

英國生活,從幻想,到面對,到接受,繼而享受,原來到最後都是會離開的。
英國有一班很真心的弟兄姊姊,有香港的,有英國的,有中國大陸的。
很高興可以認識他們,這是唯一一班我捨不得的朋友。

面前的「新生活,舊生活」,都要面對的。

03‧08‧2004
於Sultan Road 臨時家中

不可及 2004年6月15日 21 21

不可下判斷是否「遙遠」,只知道他們也是不可及的。
受到不同的環境所影響,一切也只得出一個答案。

有時候自己也想不出一個解釋給自己,難道我所想的,都是那麼奇特麼?
難道我的簡單要從複雜中才能得取?
有時真的不得不無奈,受制的原來可以有這麼多。
近至地理上、行為上的距離,遠至想法上的距離也面對過了。原來任何的距離對人們來說都是難以刻服的。又或者這只是我的困難吧。

人生裡其中一個最大的遺憾,可能就是有些人在你面前,但你永遠不會得到。

15‧6‧2004
Southsea, Portsmouth家

無限空虛 2004年6月4日 02 58

看到自己宿舍的朋友,同學們都相繼離開英國,回到自己家中,令我有很空虛的感覺。

回家確是令人高興的一件事,但要離開一個地方,又不是一件易事。
到現在,仍是深感受到「離開是為了回來」的意思。
回憶,就是回憶。
傷感,仍是傷感。
捨不得的感覺週而復始,人總是要去適應。

傷感,真的很。

大學的最後一課 2004年5月15日 06 52

終於完成學仕課程的最後一課。

等待了「多年」,「辛苦」了多年,終於可以以我最喜歡的「Communication 」課來結束。
最辛苦的莫過於高級程度會考的時代,不經不覺又三年;由香港走到來英國,又快將由英國走回香港。

沒錯,人生就總是有千百個「過客」和「中站」,有那一個等留著自己,天知曉。
眼前的「中站」快將過去,新一個目的地又快來臨。

今天已來到英國的第 234 日;
還有73日便回港‧還有60日便會在法國和意大利‧還有58日便行我人生中第一個大學畢業典禮‧還有56日便可以一家團聚‧還有47日便去西班牙‧還有46日便可以見爸媽‧還有21日便要離開我的宿舍‧還有11日便考最後和唯一一個考試‧還有7日便要交我最後的4份功課‧還有的便是已經來到最後了。

英國訪問、看到香港 2004年4月29日 07 25

從英國電視的訪問節目中,得知Charlotte Church原來03年10月曾為香港的「維港群星匯」演出。
來到英國七個月,首次從電視肉眼看到香港的景象,那一刻,竟有很感動的感覺,心想:「It's my home!!」
想不到有這種令我感動的感覺。
因為這真是我的家。

有時真的很佩服英國的傳媒,他們的訪問總是可以做到那麼「入肉」、所談及的內容都是很個人的;在香港,就是不會找到這些真的訪問。
在我後面「公仔箱」內的Charlotte Church,就正在叫身旁一起做訪問的媽媽「shut up」了;她的媽媽又可以在廣大的觀眾面前說女兒的男朋友「not my cup of tea」,真的佩服!
更吸引我的,就是即使是時裝界的首席設計師 Tom Ford, Marc Jacob都可以對英國報紙坦承地講出自己同性戀的性取向。
「10歲前已知道自己的性取向,15歲有第一個男朋友,同依家男朋友已同居10年......」Marc Jacob在說。

我珍惜在英國的機會,當中包括這些在香港不會聽得到,看得到的消息。
香港...不會找到這些別人認為是「平常事」,而香港傳媒可以視為「大秘聞」的平實報導。

但有一天,我希望我可以做得到。

原來我可以...... 2004年4月27日 10 05

原來我可以對一個人可以沒有痛苦地放低,再一次證明我在這方面是挺了得的。
我不會說很容易去放下一個人,因為並不容易,但可以視乎你用什麼方法去處理。
我會多謝他、多謝自己。
多謝他雖然每一次也故收故放,但從中其實我已明白了不少問題和答案,因此讓我可以慢慢退下來,而在退下來途中,常令我感受到他的愛,我已很感謝了。
想像了多年,糾纏了六個月,走近了一星期,從幻想到了解,明白了不少;足夠了。
明白自己,明白別人,明白自己處景是最好的。

一時之間,就好像認識自己更多了,好醒。